329中西医结合骨伤科 核心考点
更多考试内容、历年真题、考点资讯,请联系在线客服, 免费领取
1.久卧最易伤的是气
2.虚热证的病理基础是阴偏衰
3.肺主行水所依赖的是宣发与肃降
4.两经或两个部位以上同时受邪而发病,这种发病形式是合病
5.泻南补北属于按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
6.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所反映的是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7.数清交织伤及的脏腑是心、肝、脾
8.气机指的是气的运动
9.用寒远寒,用热远热所属的治则是因时制宜
10.脾的阴阳属性是阴中之至阴
11.被称为“气机升降之枢纽”的脏腑是脾胃
12.具有藏神功能的脏是心
13.阴偏盛所形成的病理变化是实寒
14.为全身阴阳之根本的是肾阳
15.具有通行元气和运行水液功能的是三焦
16.形成虚实错杂的病机是邪盛正衰
17.脏腑相关理论中,与呼吸功能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肺与肾
18.导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惊慌失措”的因素是惊
19.称肺为“娇脏”的主要根据是肺不耐寒热
20.常见使肝的疏泄功能失调的情志异常是过怒
21.导致阴损及阳的理论根据是阴阳互根
22.正气的强弱主要有关因素是与精神状态有关
23.不论是“同病异治”还是“异病同治”,该治法的依据是病机的变化
24.治疗淤血所致的崩漏,应选用的治法是通因通用法
25.正邪力量的盛衰属病变虚实变化内涵
26.具有“泻而不藏”特点的是六腑
27.症见伤食泄泻,宜采用的治法是通因通用
28.血液流行不畅,最主要的是心阳不振
29.生理功能表现为气机升降关系的脏腑是肺肝
30.被称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脏是心
31.维持内脏位置相对恒定的脏是脾
32.阴寒之邪壅盛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其病理变化是阴阳格拒
33.循行具有“离、入、出、合”特点的是经别
34.具有司呼吸作用的气是宗气
35.瘀血病证所出现的疼痛之特征是刺痛
36.属于从治法的是以通治通
37.机体阳气不足最多涉及的脏腑是脾肾
38.大实有羸状的病机是邪气太盛,气血内闭,不能外达
39.与膀胱的贮尿、排尿功能直接相关的是肾的气化固摄
40.寒者热之的所属的治法是正治法
41.被称为“中精之府”的是胆
42.大肠的功能是传导
43.与津液生成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胃、脾、小肠、大肠
44.被称为五脏六腑之“华盖”的脏是肺
45.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是阴阳互损
46.中医诊治疾病主要根据的是证候
47.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相关的主要因素是邪正的盛衰
48.清阳发滕腠之“清阳”是指卫气
49.“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0.患者,女,31岁。因流产而失血过多,导致月经不调,久不再孕。其病在冲脉.任脉
51.《素问·六微旨大论》中的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说明了气的运动具有普遍性
52.《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诊法常以平旦时候最适宜
53.治病必求于本中“本”的含义是阴阳
54.魄门亦为五脏使中“魄门”指的是肛门
55.患者,女,25岁。口舌生疮,心烦失眠,小便黄赤,尿道灼热涩痛,口渴,舌红无苔,脉数。其病位在心、小肠
56.患者,女,58岁。平日急躁易怒。今日与人争吵时突感眩晕,站立不稳,面赤如醉,舌体颤动,脉弦。其病机是肝阳化风
57.《灵枢营卫生会》中,来自于水谷精微,且行于脉中的气是营气
58.患者,男,51岁。曾发高热,热退后见口鼻.皮肤干燥,形瘦,目陷,唇舌干燥,舌质紫绛边有淤斑.淤点。其病机是津亏血淤
59.明确提出治未病的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60.患者,男,30岁。上腹胀满,食后加重,大便溏,日2--3次,舌苔白腻,脉滑,治以半夏泻心汤。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关于调整阴阳以恢复其平衡的治疗学思想,其治则是泻之于内
61.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发腠理的是清阳
62.患者,男,48岁。关节疼痛重着,四肢酸困沉重,头重如裹,其病因是湿邪
63.《素问咳论》篇认为与咳证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是肺、胃
64.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出上窍的是清阳
65.《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中“神明”的含义是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66.据《素问举痛论》,思则气结
67.《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人体“以五脏为本”其心所属的是生命之本
68.邪气淫中“淫”的正确解释是浸淫扩散
69.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浊阴”在人体内的分布规律是五脏、下、六腑
70.霍乱兼表证治用分利兼表散法,后世称为急开支河,共代表方剂为五苓散
71.太阳阳明证的主方是麻子仁丸
72.大青龙汤中麻黄的用量最大
73.霍乱里和而表未解,表现为“吐利止而身疼痛不休者”,宜桂枝汤“小和之”
74.吴茱萸汤主治虚寒下利,见于少阴病
75.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若自汗出,治宜白虎汤
76.患者项背拘紧疼痛,活动不柔和,发热,恶寒,汗出,脉浮,治宜桂枝加葛根汤
77.当归四逆汤适应证的脉象是脉细欲绝
78.患者,女,39岁。身热无汗,惟颈以上出汗,小便不利口渴引饮,腹满,大便不通,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小便黄。治宜茵陈嵩汤
79.不可用桂枝汤的病证是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
80.半夏泻心汤消除痞满的作用是辛开苦降甘调
81.小柴胡汤证,若病人咳嗽,其加减法为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
82.“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热多”是指邪在阳表不解
83.霍乱的症候特点是突发呕吐而利
84.抵当汤中没有甘遂
85.患者心下不适,按之则痛,舌红,苔黄厚而腻,脉浮滑,治宜小陷胸汤
86.白虎加人参汤证出现背微恶寒的病机是热盛气津两伤,汗出肌腠疏松
87.小青龙汤证与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均见喘,其主要区别在于有无水饮
88.患者,女,38岁。素体较弱,受凉感冒后,出现身热不高,恶风,手足温温发热,口干渴,项强连颈,胁下微胀满,脉弦。临床最佳的治疗是小柴胡汤
89.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的表现为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
90.太阳病提纲证的病机是外邪袭表,正气向外抗邪,太阳经脉气机不利,卫气不能温分肉
91.患者周某,32岁,产后2月余,突然出现心中烦热,气短,不能平卧,欲小便不得,腹胀满,饮食如常,脉弦缓。此病宜诊断为肾气不举之转胞
92桂枝茯苓丸具有活血化瘀,消症化积的作用和功效,治疗妇科症瘕病症为主。
93.薏苡附子散证的病机是胸阳衰微,寒湿闭阻
94.温经汤证的表现为少腹里急,腹满或疼痛拒按,崩漏不止,暮即发热,手掌烦热,唇口干燥